• 中钢集团
  • |
  • 办公OA
  • |
  • 微信
  • 首页
  • 关于矿院
    • 矿院简介
    • 领导致辞
    • 历史沿革
    • 管理团队
    • 院士介绍
    • 矿院资质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
    • 矿院新闻
    • 公示公告
    • 行业新闻
    • 国资要闻
    • 党的建设
    • 媒体看矿院
  • 组织架构
  • 科研技术
    • 选矿技术服务
    • 采矿技术服务
    • 岩土技术服务
    • 矿山安全环保技术服务
  • 典型项目
    • 矿山安全环保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采矿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岩土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产业产品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概况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后工作站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公开规定
  • 首页
  • 关于矿院
    • 矿院简介
    • 领导致辞
    • 历史沿革
    • 管理团队
    • 院士介绍
    • 矿院资质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
    • 矿院新闻
    • 公示公告
    • 行业新闻
    • 国资要闻
    • 党的建设
    • 媒体看矿院
  • 组织架构
  • 科研技术
    • 选矿技术服务
    • 采矿技术服务
    • 岩土技术服务
    • 矿山安全环保技术服务
  • 典型项目
    • 矿山安全环保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采矿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岩土技术应用总包服务
  • 产业产品
  • 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概况
    • 研究生教育
    • 博士后工作站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
    • 公开目录
    • 公开规定

公示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公示公告
金平昆钢金河有限责任公司李子箐尾矿库工程二期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新闻来源: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 发布时间:2024-12-02 阅读:3580次

根据《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及《关于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专项检查的通知》,我公司现向社会公开金平昆钢金河有限责任公司李子箐尾矿库工程项目二期工程信息,公开日期为10天。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金平昆钢金河有限责任公司李子箐尾矿库工程;

建设单位:金平昆钢金河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金平县勐桥乡李子箐;

建设性质:新建;

总投资:4527.07万元;

生产制度:劳动定员7人,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环评审批部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

环评审批时间:2009年8月20日;

环评审批文号:红环许准〔2009〕115号;

企业联系人:杨朝正   电话:15126210996。

二、工程建设情况

项目主要由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组成,具体工程内容见下表。

 

工程名称

环评阶段建设内容

验收阶段建设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尾矿库

尾矿库概况

尾矿库利用库长为2.5km,根据1/1000地形图估算,尾矿堆积坝顶标高为328.40m,库容为734.81万m3,服务年限为10年;若按最终尾矿堆积坝顶标高350.00m计算,尾矿库最大库容量可达1428万m3,则可堆存尾矿20.5年。

尾矿库利用库长为2.5km,根据1/1000地形图估算,尾矿堆积坝顶标高为328.40m,库容为734.81万m3,服务年限为10年;若按最终尾矿堆积坝顶标高350.00m计算,尾矿库最大库容量可达1428万m3,则可堆存尾矿20.5年。

与环评一致,目前一期工程标高328.4m已验收

库区防渗

尾矿库底采取了一定的防渗措施,库底经过平整、压实后,铺上25公分厚的河沙,砂层上再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部再覆盖10~15公分砂层

尾矿库底采取了一定的防渗措施,库底经过平整、压实后,铺上25公分厚的河沙,砂层上再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部再覆盖10~15公分砂层

与环评一致,已于一期中验收

初期坝

初期坝为整体尾矿坝的一个组成部份,为加强尾矿堆积体的排水固结,尾矿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由花岗片麻岩或漂石堆筑),堆石坝内坡面设置土工布及土工网所组成的反滤层,坝体坡面及坝顶均设干砌石护坡防护。

初期坝顶标高:285.00m;坝高:18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110m;坝坡:内坡1:1.75;外坡1:2.0,并在275m标高处设马道,宽度2.0m。

初期坝为整体尾矿坝的一个组成部份,为加强尾矿堆积体的排水固结,尾矿初期坝采用透水堆石坝(由花岗片麻岩或漂石堆筑),堆石坝内坡面设置土工布及土工网所组成的反滤层,坝体坡面及坝顶均设干砌石护坡防护。

初期坝顶标高:285.00m;坝高:18m;坝顶宽度:5m;坝顶长度:110m;坝坡:内坡1:1.75;外坡1:2.0,并在275m标高处设马道,宽度2.0m。

已于一期验收

堆积坝

根据类似矿山尾矿在生产运行期间的勘察成果,堆积坝外坡平均坡度控制在1:5以下,筑坝方式为上游法水力均匀冲填放矿法。

生产期中每高2.0m堆筑一次子坝,子坝顶宽度2.0m,子坝内外坡控制在1:1.5~1:1.75之间,筑第二期子坝时,应从第一期子坝顶部内缘向库内推移9m为坝轴线(即坝轴线间距离应大于10m),再筑第二期子坝,以后堆筑子坝时,以此类推。

初期库满后即开始尾矿堆积坝,每两级子坝布设一条马道排水沟,并沿堆积坝坝头两侧布设了总排水沟和跌水,马道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6x0.6m(宽x深),总排水沟断面尺寸为0.6x1m(宽x深),最终排入库外泄水渠中。

与环评一致

挡水坝

挡水坝坝顶标高332.0m,坝底标高324.5m,坝高9.5m(挖深2.0m),坝长22m,坝顶宽2.0m,上游坡1:0.2,下游坡1:0.8,采用毛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型,两坝头设护坡,护坡顶端标高332.3m。

挡水坝坝顶标高332.0m,坝底标高324.5m,坝高9.5m(挖深2.0m),坝长22m,坝顶宽2.0m,上游坡1:0.2,下游坡1:0.8,采用毛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型,两坝头设护坡,护坡顶端标高332.3m。

与环评一致

排渗系统

尾矿库底采取了一定的防渗措施,库底经过平整、压实后,铺上25公分厚的河沙,砂层上再铺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上部再覆盖10~15公分砂层坝体排渗;为了加速尾矿堆积体的排水固结以提高其抗剪强度,在尾矿坝堆积体内设排渗网络,将渗流水排到坝外排水沟中。

尾矿堆积筑坝方式为上游法水力冲填筑坝,每期子坝筑高度为1.5~2m,尾矿坝堆积体内设由Ф100mm软式透水管组成的排渗网络,每期子坝均铺设,铺设长度距坝顶70m(三排),每20m设排水管(100mm),随着堆积坝升高逐年铺设,将渗流水排到坝外排水沟中。除坝体内设置有效的排渗设施外,同时保留沟底中的砂砾石层,做为库底的排渗设施,以共同组成尾矿堆积体的排渗网络。

与环评一致

排洪系统

尾矿库内的尾矿废水排水管为φ3.5m钢筋混凝土(C30)排水管,长1169.96m,一直延伸到尾矿坝外的结合池。在排水管设置4座钢筋混凝土溢流井,φ外6.0m、φ内4.5m 、H=18m。

库区内排水通过4个框架式排水竖井引至排水主管,通过主管排出库外,消力池与排水主管及引水涵洞连接后由库外泄水渠排入尾矿库下游的河中。排水主管内径3.5m,总长2.1km,消力池长20m,深9m,宽10m。库外泄水渠上底宽4m,下底宽2m。

与环评一致,已于一期验收

尾矿输送及回水

尾矿输送管道

由于选矿厂尾矿浆排出口标高为680m,矿浆重量浓度8~12%,按尾矿输送终点标高360m计,两者高差达320m,而输送线路长度约为6050m,地形自然坡降为5.3%,是完全满足自流输送条件。在输送线路过程中,穿越尾矿库与麻栗寨山体时,采取涵洞输送,涵洞净断面1.5(宽)×2.0m(高)×500.0m(长)。

输送管选用外径500mm、壁厚22mmHDPE管时,阻力损失为1.1%,流速可达为1.95m/s,按长度6050m计算,水力损失需要66.6m,加上误差按70m计,则尾矿最终点标高在360m,出口标高需为430m才满足全程采用静压力流输送,而尾矿出口标在680m,是满足尾矿静压力流输送的。

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设施:选矿厂矿浆排出口标高为430m,而最终尾矿堆积坝顶标高为350m。尾矿输送终点标高360m,两者高差70m,地形自然坡降为2.3%,全程采用静压力流输送。目前尾矿输送管道有两条(其中一条为原有,一条为新建)。

工程原规划从选矿厂矿浆排出口至尾矿库修建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管道,全程采用静压力流输送,而输送线路长度约为3000m,含隧洞一条。由于原规的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路线施工过程中可能对沿线影响较大,且征地过程中无法与周边村民达成协议,原规的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管敷设的路线实际施工过程发生了变更

尾矿输送管道及回水管线实际施工过程中,重新规划了管线敷设的路线,管线敷设的路线主要沿一条已有的管线架设,该管线为火山铁矿尾矿库尾矿输送管道,该尾矿库位于李子箐尾矿库的下侧为级库,该库已建成但未投入运行。实际施工过程中新安装尾矿输送管道两条,回水管道一条。均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沿地面敷设DN200DN300 两管,总长8900m。

与环评一致,已于一期验收

尾矿回收管道

回水管道:425×10mm钢管、长度6050m

与环评一致,已于一期验收

回水泵站

浮船泵站:在库内280m标高设浮船泵站一艘,浮船上配置D450-60×2型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岸边泵站:选厂回水池入口标高700m,选用425×10mm钢管,管线长度6050m

回水从浮船泵站送至岸边泵站,再从岸边泵站标高360m扬送至标高520m的加压泵站,加压泵站内设D450-60×7型号水泵四台(其中两台备用)将水扬送至选厂高位水池。

在库内280m标高设浮船泵站2艘,浮船上配置Y250M--4型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备用),回水从浮船泵站扬送至岸边泵站内设 D450-60x5 型水泵二台(其中一台备用)将水送至选厂高位水池。

与环评一致

辅助工程

道路

/

已修建两条永久道路分别为入库道路和库内道路。入库道路为尾矿库与外部进行连接的道路,库内道路为尾矿库连接生活管理区的道路,路面均为泥结碎石路面。入库道路路面宽4m,路基宽5.0m,长4.6km,占地面积2.3hm库内道路路面宽2.5m,路基宽3.5m,长360km,占地面积0.39hm。

已于一期验收

环保工程

废气

尾矿干滩扬尘

尾矿库在营运期基本没有粉尘产生,但封库时期,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无组织扬尘,应及时对尾矿库进行覆土压实,植被绿化,适时洒水降尘。

现场踏勘期间,无明显扬尘,现场坝面设置了水喷淋装置

符合环评要求

废水

尾矿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尾矿废水,尾矿废水随尾矿一起自流进入尾矿库,在尾矿库充分沉淀、过滤后渗入溢流井,从溢流井再流入尾矿库蓄水池。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尾矿废水由提升泵抽回选厂循环使用,剩余1788m3/d排入李子箐下游的老碑页河,最后进入红河。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尾矿废水,尾矿废水随尾矿一起自流进入尾矿库,在尾矿库充分沉淀、过滤后渗入溢流井,从溢流井再流入尾矿库蓄水池。验收期间,废水排入李子箐下游的老碑页河

与环评一致

地表径流水

对于地表径流水,项目采取拦水坝、暗涵排水渠等使尾矿库上游地表径流水引至尾矿库下游,避免上游来水进入尾矿库,发生溢坝、溃坝的危险。对尾矿库占用河道采取建拦水坝、暗涵排水渠把上游来水引至尾矿库下游,下游河道沿岸没有居民饮用该河道水,该河道水仅作为沿途经济果林的灌溉水,因此,本建设项目对所占河道影响较小,且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河道水质。

对于地表径流水,项目采取拦水坝、暗涵排水渠等使尾矿库上游地表径流水引至尾矿库下游,避免上游来水进入尾矿库,发生溢坝、溃坝的危险。对尾矿库占用河道采取建拦水坝、暗涵排水渠把上游来水引至尾矿库下游,下游河道沿岸没有居民饮用该河道水,该河道水仅作为沿途经济果林的灌溉水,因此,本建设项目对所占河道影响较小,且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河道水质。

与环评一致,已于一期验收

噪声

(1)岸上水泵设置封闭泵房。

(2)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维护,发生故障及时修理。

(1)岸上水泵设置封闭泵房。

(2)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维护,发生故障及时修理。

与环评一致

生态环境

1.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2.尾矿坝、拦水坝、简易道路、弃土场、尾矿输送管线均进行植草绿化。

1.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2.尾矿坝、拦水坝、简易道路、弃土场、尾矿输送管线均进行植草绿化。

与环评一致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情况

我公司按照环保“三同时”制度的要求,落实了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

  • 废气

现场踏勘期间,无明显扬尘,现场坝面设置了水喷淋装置。

  • 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是尾矿废水,尾矿废水随尾矿一起自流进入尾矿库,在尾矿库充分沉淀、过滤后渗入溢流井,从溢流井再流入尾矿库蓄水池。验收期间,废水排入李子箐下游的老碑页河

  • 噪声

(1)岸上水泵设置封闭泵房。(2)定期对水泵进行检查、维护,发生故障及时修理。

  • 固废

本项目不产生固废。

  • 生态环境

尾矿库占地原有植被主要为杂草、灌木及少量香蕉、橡胶、木薯经济作为,林草覆盖率为48%,均为常见物种,在当地易于存活,不涉及对森林植被、珍稀动植物多样性及栖息地的破坏,也不会造成区域内任何一种物种的消失。项目在建设期及营运期严格按《水土保持方案》中提出的生态恢复措施进行防治,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随着一定时间的生态恢复治理,还将改善评价区域生态环境。

四、“三同时”手续落实情况

2009年8月20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出具了《红河州环境保护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红环许准〔2009〕115号)。目前项目二期建设内容的主体工程与环保工程等基本按照“三同时”要求建设完成。

五、企业承诺

我公司承诺,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认真落实环评及批复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档案、台账;企业对所公开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六、接受监督

我公司对所公开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接受环保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企业联系人:杨朝正   电话:15126210996

    上一篇:关于申报2024年非煤露天矿山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的通知
    下一篇:安徽马钢罗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罗河矿年产40万吨尾矿捞砂技术改造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开说明
文件预览
关闭
最新新闻
  • 安徽班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绿色胶凝材料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 马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青阳县长龙岗冶金用白云岩200万吨/年技改扩建工程项目一期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 马鞍山建华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高档建筑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开说明
  • 马鞍山盛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耐火材料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开说明
  • 非煤露天矿山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岩石CT扫描试验系统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 泉峰汽车精密技术(安徽)有限公司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重新报批)二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开说明
  • 泉峰汽车精密技术(安徽)有限公司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二期工程项目阶段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公开说明
  •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扩建项目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前信息公开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公示(一志愿)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电话:0555-2404808(综合管理部) 传真:0555-2471101 邮箱:yz@mimr.cn

© Copyright©2019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皖ICP备05002078号-2 皖公网安备 34050402000307号